• 主页 > 体育问答
  • 2020重庆马拉松全马时代开启:南滨路赛道上的故事与重马十年影响

    11月15日,南滨路,2020重赛马现场。专题摄影钟志兵\视觉重庆

    11月15日上午8点,随着发令枪响,2020重庆马拉松在南滨路拉开帷幕。 4900名跑者迈出脚步,享受跑步的乐趣。

    今年是崇马第十年。十年来,这项脱胎于数万人的南滨路步行赛事,已成长为中国金牌、国际金标“双金赛事”、四大马拉松成员之一在中国。今年,崇茂取消半程马拉松,进入全程马拉松时代。

    那么,今年重磅赛马场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重庆10年发展给重庆带来了哪些影响?全赛马时代重型赛马将如何发展?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就此事进行了采访。

    1 跑步让一个害羞的男孩变成一个伟大的人

    重庆马拉松 起点_重庆马拉松起跑点_重庆马拉松终点在哪

    重马体现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

    “加油!加油!加油……”11月15日上午,南滨路热闹非凡。2020重庆马拉松终点线前,市民为重庆跑马运动员赵浩大声欢呼。赵浩加快了速度,第二个冲过终点线。

    赵浩以2小时27分40秒的成绩获得2020年男子全程马拉松赛事亚军。

    看着欢呼的人群,他心情激动,向记者回忆起自己的赛马经历。

    2008年,赵浩还是江津中学一年级的一名普通学生。同学们对他的普遍印象是他不善言谈,性格内向。那年夏天,江津中学要举办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参加了3000米长跑比赛。

    “那场长跑比赛,我居然获得了冠军。”赵浩回忆,当他冲过终点线时,同学们的认可和老师的鼓励让他突然感觉自己像个主角,有了努力的动力。方向。

    重庆马拉松 起点_重庆马拉松起跑点_重庆马拉松终点在哪

    2012年,就读于重庆科技大学的赵浩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 “比赛那天,当我踩着节奏冲过终点线时,听着周围观众的欢呼声,我又找回了高中时的感觉。”

    此后,赵浩一发不可收拾,短短6年时间,成为重庆跑者中的“大牛”。连续三届获得重马公民组冠军。他还在此前的德国柏林马拉松中跑出了2小时19分46秒的个人最好成绩,成为该国第二位达到国家大师级别的跑者。 “如果没有赛马,我的生活就会不一样。赛马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赵浩叹了口气。

    和赵浩有同样想法的跑友还有很多。记者采访后发现,不少市民通过继续参加马拉松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 “感谢马拉松,它不仅让我远离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还让我养成了坚持不懈的性格。虽然我的成绩并不突出,但只要我站在马拉松的起跑线上,我就战胜了自己”。跑者赵希文说道。

    随着重庆赛马、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等赛事的举办,我市赛马爱好者数量也大幅增加。 “仅重庆赛马赛事,报名人数就从一开始的1万人增加到今年的11万人。这几年,重庆赛马参赛人数增加了十倍,赛马赛事也随之增加。”从一开始的1个,到今年的11万多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3-4个的速度持续增长。”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张欣说。市体育局.

    “广大重庆市民对赛马的热情,反映了我市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的现状,也说明当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态度将不可避免地投射到他们的心理和健康方面。”重庆崇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重庆仍能开展各类马拉松赛事,这也体现了城市治理的巨大进步。

    2 冲马产业链日趋成熟

    成为城市营销盛事

    随着马拉松赛事的不断涌现,重赛马引发的“赛马”产业链也在不断扩大。这从年度重磅赛马套餐中包含的额外福利就可以看出——最初只有比赛服装和其他相关产品。现在已经发展到城市旅游券、运动按摩凝胶等。同时,赛马装备也越来越智能化。

    随着产业链的延伸,重庆马拉松也从到处寻找企业赞助,发展到现在赞助企业主动找上门。 2019年,崇马的赞助商总数已从最初的几家增加到50多家。尽管今年崇马因疫情影响不得不推迟,但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赞助商仍有20多家。赞助该活动。此外,女子半程马拉松、长江三峡马拉松等赛事招商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

    如今的重庆马拉松已经从单纯的赛马赛事转变为一系列活动的综合体。作为重庆马业博览会的衍生品,经过三年的发展,博览会已成为重庆体育的重要IP和西部地区重要的体育博览会之一。据介绍,虽然今年体育产业博览会因疫情推迟至10月举行,但仍然吸引了来自上海、广东等省份的160多家体育企业参展,并达成多项合作协议,有力促进了重庆体育事业的发展。

    “这些成绩的背后,毫无疑问,马拉松是一场营销城市的盛事。以崇马为代表的品牌马拉松的成功举办,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国际影响力。”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晓玲表示,要让马拉松赛事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更大的产业链价值、更高的IP价值,除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和高参与度之外,国内外级别的玩家,还需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内容与服务并重,注重品牌品质。

    张欣表示,未来,重庆不仅会加大对马拉松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还将打造展览、展销会等一系列配套活动,让跑者在跑完后得到放松,真正实现“跑跑跑跑”。人们走进现实。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3项马拉松赛事升级

    重庆还需要做什么?

    重庆马拉松终点在哪_重庆马拉松 起点_重庆马拉松起跑点

    随着2020重庆马拉松的成功举办,重庆马拉松正式进入更加专业的全程马拉松时代。那么,进入全程马拉松时代后,以重马拉松为代表的各类马拉松赛事该如何发展才能满足跑者的需求呢?

    “控制赛事规模,打造系列赛事,是重庆马拉松未来的发展方向。”李伟表示,由于赛道承载能力有限,当参赛人数接近赛道极限时,跑者必须分流。 。 “未来,重马拉松将不仅仅以全程马拉松为主,参赛人数也将限制在3万人左右,从而给跑者更好的体验。”

    “对于其他跑者来说,我们会通过举办其他类型的比赛来弥补他们的遗憾。”李伟表示,事实上,今年重庆马拉松原本计划举办一场专门的半程马拉松,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受到限制。由于疫情,不得不取消。 “未来,这个半程马拉松将被提上日程。此外,我们还准备在年底和年初再举办一场包括十公里、迷你跑等项目的赛事,让重型马拉松发展成为系列赛事,让更多跑者享受跑步的乐趣。”

    “对于我们城市的其他马拉松赛事来说,虽然离全程马拉松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还是可以未雨绸缪。通过打造系列赛事,不仅可以满足不同跑者的需求,也增加了场馆的人气。”张欣提议道。

    “此外,我市其他马拉松赛事也应进一步升级,扩大品牌影响力。”张欣建议,重庆目前已有4个中国田协认可的金牌马拉松赛事,其他马拉松赛事也应完善赛道设计,在选手体验和奖牌设计上多下功夫,尽快升级为金牌赛事。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市所有马拉松赛事在升级改造的同时,都不能忽视线路建设。”重庆市政府旅游发展高级顾问、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子波表示,重庆各区县都在建设马拉松赛事。建设赛道时,应利用城市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作为连接赛事路线的各个站点,赛道设计应与城市特色人文景观相结合。

    “比如在中心城区举办马拉松比赛,不仅可以利用两江四边的滨江路吸引参赛者,还可以将来福士广场、洪崖洞等新地标纳入赛道,让人们在跑步的同时也能享受马拉松的乐趣。我们可以感受到重庆日新月异的变化。开州等区县举办马拉松比赛时,可以将汉丰湖等得天独厚的资源融入到赛道设计、奖牌设计中,实现多元化,满足跑者多样化的需求。”薄建议。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也可以将马拉松元素融入特色小镇建设中。采用“政府设置、商协会履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马拉松元素融入体育休闲小镇建设,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利用马拉松运动+地方特色的优势,打造集训练体验功能、体育赛事功能、健身休闲功能、产业孵化功能、旅游文化会展功能等为一体的马拉松体育产业,定位明确、内容丰富、鲜明的文化内涵。新生态。

    (重庆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ajsny.com/html/tiyuwenda/9090.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